抚今追昔,我的未来不是梦_1200字
我的家乡是宛平,位于北京西部的卢沟桥畔。 雄伟多彩的石狮子古桥始建于金代,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。 有句流传了数百年的说法:“卢沟桥狮子无数”,可见其数量之多。 自古以来就是西南诸省进入京城的必经通道。 是目前华北地区唯一一座用多孔石建造的石桥。 古城东侧连着一座完整的宛平古城。 往年,每逢秋收,皇帝都会到宛平县交接公粮。
1937年7月7日凌晨,日寇借口日军失踪,袭击宛平城。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“七七事件”。 这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。 经过八年的抗日战争,这座古城、这座古桥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。 当时的宛平城,坑坑洼洼,杂草丛生。 我们经常去那里摘枣、捉蚂蚱、挖燕窝。 城墙成了狐狸、蛇、乌鸦等动物的乐园。 如今,在北京市委、政府和丰台区委、政府的关怀下,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让宛平古城焕然一新。 游客一来到宛平城,就会感受到一种民族自豪感。 没有共产党,就没有新中国。 没有党的关怀,就没有宛平城今天面貌焕然一新。 尤其是到了晚上,城楼和城墙上高高挂着红灯笼,城内街道两旁霓虹灯闪烁。 真是太美了!
过去,城里只有一所小学,很多孩子上不起学。 城内外没有建筑物,没有公交车,甚至没有下水道和自来水。 我从未听说过任何邮局、书店或超市。 小时候只记得卢沟桥西街上有一个水果市场,城东门外有一个卖红薯苗的地方。 除了几家大车店、骆驼店、牛羊店、“德源勇”、“伊泰山”、“羊床”外,没有像样的商店。现在放眼望去,会看到一个又一个的社区。 超市鳞次栉比,高楼林立,道路畅通,公交线路四通八达,有小学、中学、托儿所、敬老院。以前,我们小时候吃的是&“天垂垂”、野酸枣、蜜饯路葫芦、路边长的“翘瓜”。现在孩子们吃的是酸奶、冰淇淋、雪糕、汉堡、披萨、麦当劳。
看看 我美丽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20世纪70年代,修建了卢沟桥,后来又修建了京石高速公路、五环路,目前区内已有18条公交线路,连接 卢沟桥与外界的联系。以前,城里只有几盏灯,路灯昏暗,一个电工管理着整个城市。大家都叫他“邓肇”。他是一个 懂得使用电线杆。现在,几乎家家户户都配备了电器,洗衣机、冰箱、彩电、空调、私家车等,一应俱全。
过去,我们只知道这里最有名的是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“卢沟晓月”。 现在,“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”被誉为北京十大现代建筑之一。 ”,有抗战雕塑园、晓月花园游泳池、老年活动站等。
我的家乡变得越来越美丽了,以前我不知道该去哪里 寄信,可现在我有了电话、手机、传真、PDA等先进的信息技术,越来越先进。我的家乡,和我的祖国一样,每天都在变化,每天都在变得强大、富裕,而且越来越多。 每天都美丽可爱。
作为新时代的一员,作为一名中学生,我会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,让家乡更加美丽。
我坚信,我的梦想一定会实现,家乡的明天会更加美丽!
四年级:王玉森
作文 网站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