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年级读后感:《拉贝日记》观后感十四_900字
夜里想起他,我依然不愿入睡,等待他来到我心目中的梦中。 我并不害怕想起认识他的那天晚上,但记忆仍然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,让我不断地思考。 你在想什么? 想想他是一个漂洋过海来到贫困的中国打工了近半生的德国人? 想一想他为什么把孩子留在中国,定居在这里? 思考自己为什么没有回到祖国。 他不想念他的祖国吗? 难道他不想念他的爸爸妈妈吗? 为什么他不顾自身安危,选择留在异国他乡? 这样的记忆,勾起了尘封多年的往事。 回首那些让人捶胸顿足的岁月,实在令人不忍,而他就是约翰·拉贝,被誉为救苦救难的活菩萨,是一个有着佛心的侠士。 约翰·拉贝先生1882年出生于德国汉堡。1908年作为德国西门子公司员工来华经商。 他和他的家人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年。 拉贝先生的子孙都出生在中国,扎根于中国。 我认为他们能够留在中国,是因为中国悠久的民族文化和传承的民族道德深深吸引了拉贝先生。 源于他对中国、对世界乃至宇宙人民的无限情怀和侠义之心。 让他安心地留在中国、留在南京。 这里是1937年至1938年间发生灾难的地方。在此期间,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人对中国人民留下的最令人发指的刀剑。 这一剑砍掉了数百人的头颅,斩断了数百人的前途和命运。 这种刺伤行为是无耻且令人无法接受的。 日本人的行为是对生命的不尊重,是对中华民族圣灵的亵渎。 这种行为理应受到国际社会的唾弃和谴责。 约翰先生的《拉贝日记》是对日军暴行的描述,也是对日军残酷暴行的无情揭露。 影片让我们从约翰·拉贝先生的角度看到的是一场非人道的灭绝。 尽管面临残酷的杀戮,但为了拯救被屠杀的人民,拉贝先生和他的伙伴们不顾个人安危,联手建立了安全区,保护无辜人民。 他们建立的安全区为约25万中国平民提供了临时避难所。 拉贝先生就是这样充满爱心地保护了中国人的生命。 中国有句俗话:救人一命不如建一座七级宝塔。 尽管有二十万人的生命,拉贝先生不愧为活菩萨。 从历史中我们知道,拉贝先生热爱中国,热爱中国人民,中国人民也深深热爱拉贝先生。 拉贝先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,是中华民族最真诚的朋友。 他帮助有需要的人,帮助有需要的人,他以佛心和侠义精神来祝福天麻。 他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世界上最伟大、最简单的爱情是什么样子!
< p>